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硅基帝国:人工智能、3D打印与机器人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4-10-30 10:48:49   浏览:21537次  

导读:百度技术副总裁王海峰的主题演讲《像人一样思考》,讲解了如何让一个人工智能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理解人类本身。康奈尔大学创意机器人实验室主任 Hod Lipson 进行了主题演讲《机器人大挑战》,介绍了 3D 打印如何帮助机器人和制造业发生革命。而 MlT 电脑与...

百度技术副总裁王海峰的主题演讲《像人一样思考》,讲解了如何让一个人工智能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理解人类本身。康奈尔大学创意机器人实验室主任 Hod Lipson 进行了主题演讲《机器人大挑战》,介绍了 3D 打印如何帮助机器人和制造业发生革命。而 MlT 电脑与人工智能中心主任的 Daniela Rus 则在《机器人如何重塑未来生活》中展望了这些智慧的机器人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三个演讲结束,你会像直面任何一种人类的尖端科技一样在兴奋与激动之余感到一丝隐忧,仿佛在未来的迷雾中一个宏伟的硅基生物帝国正在冉冉升起。

像动物一样繁衍生息

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一片虚拟的海岸上,几百万个长得完全不同的机械生物在彼此之间竞赛博得这个虚拟世界造物主的青睐。而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将会借助3D打印系统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现实世界。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的场景,现在却已经是现实。

3D 打印和人工智能的出现让机器人制造业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机器人的制造第一次变得更加像是人类或者生物的进化过程。

在以往的机器人制造中,工程师总是根据现有的理论和需要达到的既定目标设计出机器人的每一个部分并最终将机器人组装起来以测试机器人的性能。

而现在的机器人制造,则更像是一个由造物主所控制的智能进化的过程。在计算机模拟的虚拟空间中,工程师可以设定一个机器人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比如行进速度、行进里程或在特定的地形下进行行走。然后计算机则会根据可以使用的原件进行虚拟的3D打樱

这些虚拟3D 打印的机器人是完全随机的,它们的样子奇形怪状甚至有些像是自然界中的腔肠动物和蠕虫。计算机会尝试将控制元件和驱动元件放置在机器人不同的位置。然后让这些机器人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竞赛,留下那些同一组中性能优越的,删去那些性能较差的。然后在性能优越的虚拟机器人中找到共同点制造出更能满足原始需求的机器人。

这种改变不仅仅在于3D打印与智能设计的结合那么简单,它的意义在于人类第一次将设计、控制和进化的能力赋予了机械,让机器人变成了一种可以进行繁衍拟态生物。

如果工程学技术的足够进步,我们完全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机械生物:它的主体构造由输入端和输出端两部分构成,内部放置了一台可以打印自我3D 打印机,当它启动的时候传感器会自动寻找周围用于3D打印的材料并将这种材料「吃进」体内,当材料足够多的时候,内部的3D打印装置就会启动「生下」一个新的自我,而这个自我则是在机器人体内的计算机里进行了百万次模拟之后的改良品。这种新的机械生物将拥有新陈代谢、应激反应和繁衍生息的能力,虽然它的外观可能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一个生物,但它却满足人类对生命体定义的大部分特征。

像人一样思考

让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是自计算机诞生以来,所有人工智能科学家的夙愿。许多科幻小说里也描写过关于和人一样的人工智能诞生后的场景。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样的机器人距离我们的生活还很远,但是其实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到处都是这种智能的影子。

因为,当你用百度进行搜索的时候,人工智能就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在百度技术副总裁王海峰看来,要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思考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三点。第一点是对自然语言的理解,第二点是对知识储备的利用,第三点是对人的理解。

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其实并不新鲜,要让普通人能够和计算机顺畅的沟通,必须让计算机能理解人类的语言。而且要让计算机能够像人类那样思考,也必须让计算机以自然语言的逻辑进行计算。在生物学上,很多科学家都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发展出高度的智慧、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因为语言的诞生。没有一个严谨而丰富的语言,动物是很难形成自我意识的。

而计算机也是如此,计算机对语言的理解从最基础的分词,到高级一些的能够理解文章的梗概对文章进行分类,再到目前的最高水平:根据一张照片作诗。都是为了让计算机能更好的理解人类语言。

在理解并掌握了人类的语言之后,第二部就是让机器人能够对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有效的利用。机器人的知识往往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在,而人类的记忆则并不如计算机那样规整,而是以松散的关联模式存储在大脑里。

要让人工智能将数据库中的每一条数据之间建立联系,并形成相关关系。这样才能让机器像人类那样提起一件事的时候想起另一件事。

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为复杂的一部分,那就是让机械理解人类本身。机器人、人工智能并没有人类的躯体,取代躯体的是各类的传感器和信息接口。在计算机理解人类的过程中,需要先对个人进行建模,然后寻找到不同人的特点,对某一类人进行建模。然后再寻找不同人群的特点,并最终的理解「什么是人?」「人有哪些行为?」。

所谓善解人意的机器人 (人工智能)应当是这样的:当你心情低落的时候,手机通过面部识别获得了你的照片,并根据情绪模型判断出你现在的情绪。同时人工智能开始扫描你的社交网络帐号,发现你和前女友的关注粉丝取消了并通过对文字的理解判断你是因为和女友分手才情绪低落的。这时候,你问百度周末有哪些好玩的。百度会自动寻找去哪儿网上的疗伤之旅路线,并避开那些你和女友曾经去过的公园和餐馆。

我们在召唤恶魔吗?

特斯拉 CEO Elon Musk,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生存最大威胁。「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保持万分警惕,研究人工智能如同在召唤恶魔。」「在所有故事里,似乎总有拿着五角星和圣水的家伙,就像他确保自己能控制恶魔一样。但这并非总是管用。」

他甚至认为人工智能是比核武器更容易毁灭人类自身的可怕事物。

也许在现在看来,让机器人可以像蠕虫一样自我设计、进化和繁衍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毕竟蠕虫只能在特定的培养箱中生存。而现阶段的人工智能也让我们觉得以这样的造物毁灭人类有些可笑。

但是,当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也许进化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在虚拟世界中,生存的空间是无限的,进化可以产生出更多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而对人类的理解和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任何一个人工智能都可以搭载一个人类一生也不可能理解的知识)让机器人除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对付」人类。

也许有一天,当人工智能理解到自己不需要人类也能够像一个真正的智慧生物那样活着的时候,人类的麻烦就真的来了。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人工智能 3D打印 机器人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