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全球最大桌面3D打印公司:3D打印普及尚需时日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6-11-24 08:54:28   浏览:27648次  

导读:在工业界炙手可热的3D打印技术,距离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尚有很长一段距离。业余3D打印爱好者和普通家庭拿到3D打印机后究竟用来做什么?核心需求何在?对于桌面级3D打印机厂商而言,大众消费市场依然无法做到一招鲜,转向专业和教育市场成为更现实的选择。 桌面...

在工业界炙手可热的3D打印技术,距离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尚有很长一段距离。业余3D打印爱好者和普通家庭拿到3D打印机后究竟用来做什么?核心需求何在?对于桌面级3D打印机厂商而言,大众消费市场依然无法做到“一招鲜”,转向专业和教育市场成为更现实的选择。

桌面级3D打印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放在办公桌上打印立体实物。与几十乃至上百万美元的工业级设备相比,桌面级3D打印机的售价往往不超过5000美元,个头约莫家用烤箱大小,十几二十公斤的“体重”使其备受设计师和学校的欢迎。

喷气发动机模型,图片来自全球最大3D打印模型分享平台Thingiverse,下同。

“我们不是不相信,也不是不看好(大众)消费市场,只是现在还没有一个关键性的价值诉求,来推动市场发展。”近日在上海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等媒体采访时,全球桌面级3D打印巨头MakerBot首席执行官Jonathan Jaglom说,目前公司的战略是以专业和教育市场为突破口,推动大众消费市场真正启动。

MakerBot是3D打印巨头级玩家Stratasys公司的旗下子公司,目前已累计售出超过10万台桌面级3D打印机,占据全球桌面级3D打印机的最大市场份额。2013年,主攻工业用途3D打印的Stratasys以4.03亿美元收购MakerBot,以弥补自身在桌面级市场的短板。据Jonathan Jaglom介绍,从出货量来看,2014年售价1万美元以下的桌面级3D打印机产品有50%来自MakerBot,2015年这个数值提升到65%,2016年预计将达到近80%。

机械臂模型

抽屉托盘

今年5月,《时代》周刊评选出史上最有影响力的50款电子设备,Makerbot Replicator 3D打印机与苹果iPhone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飞利浦N1500录像机、亚马逊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等一同入围。相比之下,3D打印机还显得不那么像是“实用的家电”。

多边形灯

台灯

尽管桌面级市场近年来出现了飞跃式增长、设备售价也大幅下降,但大众消费端依然显得有些冷清。工业制造、生物医疗、建筑工程,迄今为止3D打印的应用场景仍相对专业和集中,这也正是许多人感到3D打印热闹有余但应用不足的原因。对于想要MakerBot来说,抓住专业和教育两个细分市场,将3D打印技术渗透到大众消费市场,的确是更现实的选择。

在专业市场,设计师、工程师们为了更高效地迭代设计流程,会利用3D打印来评估、测试、优化设计,尽可能快地拿到原型产品。对于工业和机械设计师来说,过去实践一个设想需要先专门开模具,又慢又费钱,3D打印则跳过了这道工序,只需通过电脑辅助技术得到3D数据,传送至3D打印机上便可一键制作。

对于教育市场,老师们不仅可以利用3D打印模型进行教学,还可以利用该技术训练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得以快速验证设计概念,制作和修改模型。

“我们想通过在这两个市场上的着力,最终把这些价值导向到我们的消费市场,为消费市场的真正启动提供动力。”Jonathan Jaglom说,目前美国已有超过5000个学校和教育单位使用了MakerBot的产品,在中国教育市场的应用规模也在同步扩大。

电池盒

时钟细节

交流中Jonathan Jaglom回忆说,自己十年前刚刚加入3D打印行业时,3D打印机平均售价是20万美元,当时的CAD软件也要2万美元左右,打印材料的价格大约是现在的5倍。现在一台打印机售价降到3000美元左右,CAD软件可以免费下载,极大地降低了创新成本。“当年的设计师们,即便是用3D打印测试和验证想法,还是需要三思而后行,因为成本还是比较高,要等到想法很成熟了才能打印出来。但现在?这么便宜,有任何想法可以随时进行打樱”

笔筒

大象玩具

必须承认的是,并不是每户家庭都需要3D打印机。但多年前价格不菲的电脑,也曾被认为对家庭和个人而言并不实用。对于非专业用户来说,目前3D打印机的使用成本仍然很高:在打印一个物品之前,用户必须懂得3D建模,然后将数据转换成3D打印机能够读取的格式,最后才能进行打樱但等到设备价格足够平民化、可选择的材料够多、操作更简易、打印速度更快之后呢?需要任何物品立马通过3D打印机实时打印出来那一天会到来么?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